博客年龄:17年0个月
访问:?
文章:9篇

个人描述

姓名:***
职业:**
年龄:**
位置:中国,**
个性介绍:
*******

一个经典教育案例的猜想

2011-02-12 15:02 阅读(?)评论(0)

    

一个经典教育案例的猜想

记得许多文章都介绍过这么一个案例:有一个著名的教育家到某校做报告,听完报告后一位教师想让教育家看看班里有几个可造之材。教育家来到教室指了几个学生说,这几个孩子将来必成大器,三十年过去了,这些人果然成为大家。
  有人问教育家,你当初凭什么就认为那几个孩子有出息呢?教育家说,那几个孩子是我随便指的。后来的人们分析说,教师在得到教育家的“心理暗示”后,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,期待大大增加,使孩子有了一个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。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。许多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也对学生产生过期待,可是学生并没有“成为大家”。那么,案例中的教育效果从何而来?我们不妨来做个猜想。
  1、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增加了。可能以前教师对这几个学生关心不够,甚至都不了解学生的特点,在教育家的暗示下(其实是一种鼓励),教师对学生的关心、沟通增加了,这种关心,不只是学习的,更有态度的、情感的、理想的、价值观的;我们知道,期待的效益,取决于师生双方的距离,距离越近,效果越好,距离越远,效果越差。当然,被期待者也要具备一定的期待态度,当学生具备一定的上进心的时候,期待才会产生作用。这就需要教师要密切与学生的关系,尊重学生,把学生真正地当作人,这才是教育成果背后真正的含义。
  2、教师的信心增强了。可能这位教师带的是差班,否则,他怎么要让教育家来指认呢,可能他当时想,如果教育家都认为没有可造之才,不出成绩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。现在情况不同了,教育家都说那几个学生将来必成大器,我只要努力一点,方法改变一点,用心去关心他、培养他,可能就会实现我的教育目标和理想,增加成功的几率。
  3、教师的耐心增加了。做教师的人都知道,自己付出了,教育效果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,不免有点心浮气躁,甚至放弃。现在不同了,学生身上的缺点在教师眼里,可能都变得十分可爱,在教育过程中,教师变得循循善诱,细致耐心,学生也十分热爱自己的老师。
  4、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多了。可能在教育家指认的几个学生中,也有学习落后的,“毫无前途的”,教师批评较多,教育家指认后,教师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,批评、训斥少了,表扬、鼓励多了;同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也能耐心、细致地做工作;
  5、教师给了学生更多的机会。既然教育家都认为那几个学生可成大器,那么在学习、动手实践、特长培养方面,教师、学校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;6、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增加了。由于以前教师对学生没有多大的信心,与家长的沟通比较少,甚至没有沟通,教育家指认之后,教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,也暗示家长孩子的潜力,帮助家长共同营建良好的教育氛围;
  6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改变了。可能,以前教师是把学习当作了惟一的尺子,所以对班级的教育效果没多大的把握。教育家认定那几个学生可成大器,也可能是指学习方面的,也可能不是,在人的成长规律认识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,评价的尺子更灵活了,标准多样了;教师还做了许多许多的工作……

上述案例,给我们留下的猜想空间很大,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,其实,每个学生都可能“成大家”,只要我们真心地爱学生,尊重学生,把学生的信心、尊严、兴趣激活起来,我们就会得到许多教育的乐趣,取得巨大的成功。

作者已禁止网友对该文进行评论